「有人見到過這個小朋友嗎?」「有人看到這個老人嗎?」在微信K396臨時聯絡群,不斷有新人加入,發照片詢問的人也一個接一個。而剛剛從K396位於門頭溝的臨時安置點徒步到城內安全地的王冰(化名)仍然心有餘悸,「從安置點出來要經過漆黑的隧道和坍塌的軌道,我們十幾個人相互扶持,走了十公里的道路,腳都磨破了,終於走到三家店火車站。」
(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)「有人見到過這個小朋友嗎?」「有人看到這個老人嗎?」在微信K396臨時聯絡群,不斷有新人加入,發照片詢問的人也一個接一個。而剛剛從K396位於門頭溝的臨時安置點徒步到城內安全地的王冰(化名)仍然心有餘悸,「從安置點出來要經過漆黑的隧道和坍塌的軌道,我們十幾個人相互扶持,走了十公里的道路,腳都磨破了,終於走到三家店火車站。」
受今年第5號颱風「杜蘇芮」影響,京津冀地區大範圍持續強降雨造成的山體滑波、橋樑坍塌阻擋了行進途中的K396、K1178、Z180次列車,據目前信息,K396次、Z180次列車滯留旅客和鐵路工作人員已全部轉移疏散到安全地點,K1178在豐沙鐵路沿河城站停靠的列車內休息。由包頭客運段青島車隊值乘烏海西開往北京豐台的K396次旅客列車搭載着976名旅客,一路行駛當列車行駛至北京門頭溝落坡嶺站附近被阻,在乘務人員和當地人合力幫助下,7月31日早晨車上乘客集體轉移到附近的一個村莊。
王冰回憶,30號晚上乘客們在火車上睡了一夜,31日大家在乘務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附近的社區,「現場有當地社區工作人員幫助,給乘客們熬粥、熬米湯,老人孩子優先,陸續大家都有了吃的。基本上都有椅子和床,能夠休息,小孩子還有糖。」群裏的家屬有很多是烏海一個研學團的家長,王冰告訴他們,孩子們有專門人負責,集中安置在當地社區,非常安全,可以放心。
同樣徒步走出來的趙可(化名)十分疲憊,十公里的路途對於經常鍛煉的他來說雖然不算長,但是沿途要經過很多漆黑的隧道、坍塌的橋樑、濕滑的坡地,還是非常危險的。王冰說,8月1日雨停了之後,有很多人結伴從安置地步行出來的,「昨晚人比較多,有人還回到車上睡了,但是今天走了很多人,安置點應該人少了很多,休息和吃住更方便了,特別是老人和孩子,不建議徒步出來,太危險了。」
據多位從安置點步行到三家店火車站的受困旅客表示,在三家店車站看到了很多物資和工程車、直升機,「旅客在安置點非常安全,就是沒信號比較煎熬,不過剛剛央視新聞說了,已經有很多通訊應急設施在去的路上了,各位家屬放心,一定都會平安抵達的。」回到家中的王冰一刻也沒閑着,還在群裏不斷解答着其他家屬的諮詢,她說的最多的就是「放心,大家在安置點有吃有喝很安全。」
「我媽媽帶着孩子出不來,剛剛讓徒步出來的人給我們打的電話捎信,剛剛接到的電話說裏面很安全,孩子老人的物資都很充足,大家耐心等待,放寬心。」身在家中焦慮了兩天的馬紅(化名)聽到這個消息終於安心了一些,她期待早點恢復通訊與家人取得直接聯繫。
據央視新聞消息,目前消防、醫生等救援人員已經前往安置點,救援人員還包括心理醫生,特別攜帶了攜帶應急通訊無人機,盡快恢復旅客通信。